煎药前不需要先清洗饮片。
中药饮片中常带有部分粉末、沉淀,患者常认为是尘土或杂质,常在煎药前用水清洗,以除去表面的污垢、尘土等,其实这是极不妥当的做法。
清洗中药饮片会导致粉末类药材流失:中药中包含的粉末状药材,如滑石粉、川贝粉等,如果用水洗,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流失。
其次也会造成辅料丢失:有些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了蜂蜜、酒、醋等辅料,这些辅料易溶于水,过度清洗会导致这些辅料的丢失,影响药效发挥和疾病治疗,故煎药前不易清洗中药饮片
三
煎煮前饮片宜浸泡多久?
大多数中药材在煎煮前需要浸泡30分钟至1小时。
一般加水漫过药面,浸透后再煎煮,则有效成分易于煎出。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,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、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。花、草、叶可浸20分钟;根茎、种子、果实及矿石、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~60分钟。夏天室温较高,浸泡时间宜短。冬天室温低,浸泡时间可相对延长。
总体而言,以药材浸透为准,浸泡时间不宜过久,以免引起药物酶解和霉败。
四
浸泡药物用冷水还是热水?
浸泡药物宜用冷水,不宜用热水。
浸泡药材的水最好是冷水。60℃以上的热水浸泡,会使药材组织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,淀粉糊化,不利于药物成分溶出。
五
煎煮时间把握好
一剂药通常要煎两次,一般药物第一次煎煮20-30分钟,第二次煎15-20分钟。发汗解表药首次煎煮15-20分钟,次煎10-15分钟;滋补药物首次煎煮40-60分钟,次煎20-40分钟。
每次煎好的药液量以150-200毫升较为宜。儿童剂量酌情减少,一般为50-100毫升。
此外,中药的煎制并非一成不变的过程,有些特殊药物有不同的煎煮方法,例如:先煎、后放。在煎制中药时,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指导,确保药物能够发挥最大的疗效。
供稿:煎药室
编辑:王海云
审核:程 茜
审定:李蓓蓓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