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时间不排便,可能不会造成明显后果,但也可能会造成肠道菌群紊乱、腹腔和肛门疾病、消化系统疾病、心脑血管疾病等不良后果。对于长期不排便的人可以按摩腹部,促进胃肠蠕动。
一、可能不会造成明显后果:如果由于平时饮食过于精细或者过度限制食物摄入量,膳食纤维摄入不足,使粪便产生量较少,可能会出现长时间不排便的现象,此时属于正常生理现象,不会造成严重后果,适当改变饮食结构,摄入芹菜、菠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排便次数会逐渐增加。
二、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:1、肠道菌群紊乱:
长时间不排便会使大便堆积在肠道内发酵,发酵时会不断分解微生物,导致肠道内菌群失调,引起腹痛、腹泻、腹胀等症状,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乳酸菌素片等药物调节肠道菌群。
2、腹腔和肛门疾病:
常见于腹外疝、肛裂、痔疮、直肠脱垂等疾病,长时间不排便,粪便在肠道内会被吸收水分,导致大便过于干燥,不易排出。当用力排便时,由于腹腔内压力过大可能会诱发腹外疝,由于粪便干结会划伤肛周黏膜,导致肛裂,长期用力排便时还会导致肛周静脉扩张,引起痔疮等。
对于腹外疝患者可以通过组织缝合修补治疗,肛裂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软膏促进肛裂愈合,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缓解疼痛。痔疮患者则可以遵医嘱使用柑橘黄酮片缓解静脉扩张,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。
3、消化系统疾病:
由于长时间不排便,粪便停留在肠道内,粪便中的水分被肠黏膜吸收后使大便干结,干结的大便阻塞肠道后可能会引起肠梗阻,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粘连松解术、肠切除肠吻合术等进行治疗。
4、心脑血管疾病:
长时间不排便对于老年人和高血压的患者来说,用力排便时可能会使血压急剧增高,导致脑出血或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意外,造成严重后果。脑出血患者和心肌梗死患者在大便困难的情况下,可遵医嘱使用开塞露或液状石蜡缓解。
当长时间不排便时应及时就诊于消化内科,通过完善血常规、结核菌素试验、肿瘤标志物、内镜检查等明确诊断,然后进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