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校学术 | 易学三思维探究(上)一、灵感思维

高校学术 | 易学三思维探究(上)一、灵感思维

钟政 ● “茅山术数文化传播中心”主任,其以科学思维解读术数学,在汲取传统文化的基础上,结合现代科技成就,研究多维空间中的生命存在与三维现实物质世界的相互关系,是一种术数文化领域的新探索。

《易经》是理、象、数的统一,它在诠释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有很强的实践性,这就是它的穿越时空预知未来事物的作用。本文主要论述了易学的三种思维的模式,即灵感思维、侦探思维和逻辑思维;它们是相互作用、层层递进,最终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。作为东方思维的易学文化,是一个整体架构,它是“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”,一爻一世界,卦卦有乾坤;其太极点随斗转星移而变化,研究易学的原则是在动态的时空中找到太极点并由此说开去,拨开层层迷雾面纱,由假设、推导、论证,从中诠释出运动中宇宙世界的静态信息,以绝对为基础,找到相对中的平衡,这是我们研究的方法。

冯友兰先生说:“宇宙间事物,古人多认为多与人事互相影响,故古人有所谓术数之法,以种种法术,观察宇宙间可令人注意之现象,以预测人之祸福。”①关于《周易》,冯先生说:“筮法之兴,即所以解决此种困难者。卦爻仿自兆而数有一定,每卦爻之下又系有一定之辞。筮时遇到何卦何爻,即可依卦辞爻辞,引申推论。比之龟卜,实为简易。《周易》之名,或即由此起。”②由此可见,易学文化离不开卦辞、爻辞的引申推论,由此也就决定了有三种思维方式是与易学相伴而生的。这三种思维方式,即灵感思维、侦探思维和逻辑思维。

一、灵感思维

《易经》解读需要灵感思维,但灵感思维要建立在历史知识与社会经验基础之上。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坎坷命运的人,往往对易卦有着更深刻的理解。“文王拘而演周易,仲尼厄而作春秋”,就是因为圣贤们在遭受磨难时才会有深刻思考,由是成为我们的易学先祖。

《易》本为筮用,但后则虽不于筮时,人亦常引申卦爻辞中之意义,以为立说之根据;讲《周易》之宇宙论,系以个人生命之来源为根据,而类推及其他事物之来源。《易·系辞》云:“天地氤氲,万物化醇;男女构精,万物化生。”片面追求灵感是本末倒置的。没有生活积累的灵感是无本之末、无源之水,只能背离易学的宗旨,与我们所要追索的易学真相越来越远。因此,我们在学习易经预测的同时,更要注重文化知识、历史知识,尤其是对社会生活的了解,建立在这个深厚的知识基础上,才能对易卦作出深入的解读。我们所学过的,所做过的和所经历过的,甚至是道听途说的,都可以用来解读八卦信息,扩展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。

《易经》解读是综合知识的运用,内容上包罗万象,无所不在,无所不有。易卦的卦辞与爻辞是当时的先贤与国师们留下来的经典解读案例,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,成为我们今天研究的史料。易学解读由低到高可分为五个层次,每一个层次都有灵感思维的运用。在第一个层次的龟卜中,要通过烤裂龟甲上不规则的纹理来解读信息,这既需要深厚的知识经验,也需要突发灵感;第二个层次是上升到符号化,产生了《易经》和干支符号,通过类象的方法对万事万物作出解读;第三个层次是上升到文字,用语言作为载体,来解读《易经》信息,内容更加具体化;第四个层次是图像,通过图像的带入,用灵感让人们对图像产生无限的联想,达到解读未知信息的目的;第五个层次是综合应用,有图像、文字、符号、数字,这些信息包含规则的与不规则的、设定的与非设定的,或者随机提取的任何信息。

《易经》研究要见微知著、窥一斑而知全豹,锁定一点、深入分析、展开联想。要以跳跃的思想、侦探的思维,加上逻辑推理,调动和运用我们掌握的所有知识,通过当时的灵感、瞬间的思维火花,把它从知识宝库中提取出来,用以解决我们所要剖析的事物。这种检索思维非常重要,它事实上就是灵感思维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,为什么会把这两种事物而不是另外两种事物在这一时空中关联起来?那就是灵感思维起的作用。这是一个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,需要有瞬间把头脑中的知识拿出来的灵感素质。

探索未知事物要调动自己所储备的信息,用灵感思维、形象思维和跳跃性的思维进行发散性思考,搜索头脑中储存的海量信息,然后回到理性的逻辑推理,将搜寻到的信息条理化、逻辑化,从前因后果中搞清内在联系。做到论之有据、说之有理,最终形成过硬的论断,这是通过《易经》探索未知事物所要遵守的道路。灵感是知识堆积的爆发,将相关或者非相关的两个事物关联起来,得出一个新的结论。这看似随意,却正是《易经》灵感思维的特征。

《易经》预测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,通过已知来预测未知,提前防范和化解风险,做到未雨绸缪和趋利避害。天气预报本身就带着“预”字,这就是通过气象分析获得的未来天气结果。灾害预报、警情预报,还有更严重的战争预报等等,都是对未来所要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,因为“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。所不同的是,这些预测主要是以数字统计的大数据和历史经验来分析判断。这主要靠逻辑推理,有它的道理和依据,是用归纳和演绎等方法,

当然也有灵感和智慧来推导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。

《易经》预测是占与卜双方面对面的沟通,没有数理统计等相关条件,只能凭灵感、凭符号,需要跳跃性的灵感思维,跨越时空提取未知的信息,有时要将两件看似没有关联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作为“信息源”,这要通过逻辑推理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。《易经》预测含有侦察和数理统计、逻辑分析等因素,但更偏重于灵感,是灵感思维的具体体现。这看似有些望风扑影,或者是乱点鸳鸯谱,缺乏内在的逻辑关系,却是天与人之间的关系,是多少哲人想要探究的道理。

司马迁作《史记》,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“究天人之际”,但他不乏逻辑推导,还要通古今之变。只有运用天人感应和通古今之变的哲学思辨,才能探究出最深刻的道理。在《易经》预测上,跳跃性的灵感思维体现着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,类似现代科学的“量子纠缠”理论。这个纠缠不是单一方向的,而是生出很多触手,这就要看如何抓住这个纠缠的信息。社会学家偏重的是推理而缺乏的是预测能力,他们只能借助历史经验和大量的数据分析,推导出未来的发展方向。

未完待续……

①冯友兰:《中国哲学史》(上册),上海: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0年版,第31页。

②冯友兰:《中国哲学史》(上册),上海: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0年版,第279页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支付宝认证取消方法详解:身份认证、企业认证及其他认证取消指南
广西壮族自治区
bt365体育在线备用

广西壮族自治区

07-05 👁️ 582
提升手机屏幕清晰度,这个设置技巧你必须知道!
借钱论坛:寻找可靠借款平台和经验分享
bt365体育在线备用

借钱论坛:寻找可靠借款平台和经验分享

07-19 👁️ 3259